替代行為

教授替代技能

編譯:Shelby Xia

替代行為是指適當行為,它用來代替挑戰性的行為,具有與挑戰性行為相同的功能和相同的後果。換句話說就是,使用適當的技能以適當的方式滿足相同的需求。

只有替代行為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替代行為/技能是行為支持計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通過將行為在不同設置情況之下進行泛化,來對行為做出長期有效的改變。替代技能給了學生一項以更合適的方式來滿足需求的技能。如果沒有替代行為,就算問題行為因其他因素而減少,也極可能因為我們未能滿足行為的基本需求而折返或更換為另一種問題行為。例如:星星在面對困難的情況下,會不自覺地抓撓手指皮膚,這個行為的功能經過FBA-行為功能分析,確定為「緩解焦慮而致的自我強化」。我們可以通過從籌碼系統上刪除籌碼或者一些其他響應來懲罰這一行為而作為阻止。然而,我們很可能會見到的是:雖然這一行為可能會因此而減少,但另一種問題行為會彈出(星星可能會打自己的頭),因為我們沒有解決到星星自我加強的需要,沒有提供緩解焦慮的替代技能。許多家長會有這樣的體會:「問題行為就像是院子裡的雜草,拔了一顆,又長了另一顆,永遠也拔不完」。在這個例子中,我們需要考慮的是一种放松策略,或者是一種獲取「自動加固」的適當方法,以便真正為行為帶來改變。

確定行為的功能是選擇替代行為的最重要因素

「行為支持」的魔咒是:功能!功能!功能!根據FBA的分析結果,明確挑戰性行為的功能,是選擇功能相同的替代行為的決定性因素。如果我們可以為我們的假設提供更多的細節,那麼選擇有效的替代技能就會變得更加容易。有研究表明,教導與挑戰性行為無關的溝通技巧根本無法減少問題行為。例如:學生以打人來逃避狀況,但我們卻教導他/她使用請求來得到注意,這種功能無法匹配的替代技能根本沒有作用,也因此無法減少目標問題行為。

有關如何確定行為功能,請閱讀FBA-行為功能評估

替代行為的效率因素

選擇替代行為的另一個要素是:效率。替代行為需要比挑戰性行為更有效率地滿足需求,獲得功能性的強化。替代行為的「效率」包括3個元素:必須更快,更容易和更可靠地獲得目標強化(獲取注意力,逃避狀況,或者自我強化)。

我們可以通過改變行為的形式以及明確區分我們的反應來實現替代行為的效率。例如:對挑戰性行為盡可能延遲加強,同時對每一次的替代行為都做出即時的強化。

更快:替代行為要比挑戰性行為更快地獲得幫助,無論是逃避狀況,獲取注意,或者自我強化。例如:如果打老師可以讓學生即刻離開工作任務,但是「要求休息」卻需要再做兩個問題,那麼「要求休息」的效率就比「打老師」的效率低,也因而不可能取代問題行為。

更容易:替代行為需要比挑戰性行為更容易實現。 如果學生覺得「打老師」比使用溝通設備更加容易,那麼「打老師」就會佔上風,為什麼要花精力去尋找詞彙,費勁地將它們拼湊起來?所以,無論是什麼樣的替代行為,都必須要先行地過度教授,確定這種行為已被學生熟練掌握,並且易於訪問。

更可靠:替代行為必須比挑戰性行為更頻繁和更持久地獲得加強。 這需要得到兩種技術的支持:確保選擇的替代行為容易理解;在大多數情況下行為會得到所需的響應/加強。例如:如果我們教學生使用手語來要求注意,但是學生的手語標誌卻不容易被其他人理解,那麼這種替代技能就是不可靠的,因為它在自然環境中無法得到理解,也因而無法得到加強。

最後,總有一些時候,面對一些行為,尤其是那些自發性的自我強化行為,我們沒有辦法確定什麼是可使用的替代行為。例如:星星總是拉扯自己的頭髮,FBA分析出它的功能是自我強化。我們設置的替代行為就需要考慮附隨相同的強化結果:如果這種加強似乎與焦慮有關,我們可能會教一些減輕焦慮的放鬆策略;然而,如果不是因為焦慮,而是得到持續的拉扯頭髮的刺激感覺,那麼找出替代方案就要困難得多。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能需要增加其它非匹配功能的項目,以保持星星的雙手為其它活動所佔據,籍以與拉扯頭髮的行為相抗衡。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用以對抗的行為不會取代問題行為,它們只是權且狀況的暫時性替換。為達到消除問題行為這一目標,我們只有確保環境始終維持抗衡設置。即一直保持星星的雙手忙碌,無法接觸到他/他的頭髮。

參考文獻:Chris Reeve BCBA-D, https://www.autismclassroomresources.com/what-are-replacement-behavi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