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ralization-泛化/融合策略

Generalization 泛化/融合

編譯:Shelby  Xia

無論家長為孩子選擇哪一種治療方法,「泛化」或者稱「融合」都必然是教學程序的最後一個關鍵步驟。「泛化」的定義是:將孩子在教學設置中所學到的技能轉移到自然環境之中,為他人所接受,並最終融入主流社會。只有完成了這個步驟,才可以確認「技能」已經被掌握!

「泛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逐步加入更多的自然元素;逐步轉移到不同的設置;逐步褪去教學提示,直至學生在自然環境之中自動使用技能。例如:如果孩子在家裡和媽媽學會了綁鞋帶,他/她也需要可以在學校,在他/她的老師面前自己綁好鞋子。在一個普通人的成長過程中,「泛化」意味着:普遍化,廣泛化,自然化,和為大多數人所接受。

在應用行為分析中,「泛化」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是:治療效果的泛化。例如:父母在家中使用「冷卻策略」(Time-out)來懲罰兄弟姐妹之間的爭鬥,並要求孩子們商討以得到想要的東西。我們期望看到的是:爭鬥減少和商討增加。那麼,當這種情況在家中持續發生,並且隨着時間的推移得到維持,我們就會說「干預是有效的」。然後,我們期望的下一步就是「治療效果的泛化」:如果孩子去到學校,與其他孩子同樣減少爭鬥和增加商討,並且是在不需要設定先前獎懲措施的條件下,我們就可以說:「治療效果已泛化」。

從以上這個例子我們還可以看出,即使是普通發育的孩子,泛化也不會自然的發生,還是需要人為地設定泛化程序 – 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安排轉換環境設置,以便技能或治療效果的泛化更有可能地發生。

 九種「泛化」策略

在應用行為分析的早期階段,有兩位著名的行為分析師Trevor Stokes博士和Donald Baer博士,他們共同撰寫了一篇關於泛化的論文(1977),在過去的四十年間,成為了行為分析師思考和行動的指南。該論文回顧了120例關於行為干預的研究,確定了九種普遍使用的泛化策略,用於促進治療效果的泛化,包括減少問題行為和增加適應行為。

  1. 自然泛化 -Train and Hope

希望我們在設定條件下所教授的技能,能夠自然地泛化在其它的環境或狀況中。「自然泛化」是「默認首肯」的泛化技術,因為在許多情況下,對身心發育正常的兒童來說,社會技能很可能會自然地泛化在自然環境中。然而,對於自閉症和具有相關智力障礙的人士,「泛化」卻往往是極難預期的,因此,我們需要其他技術來人為地增加「泛化」的機會。

  1. 保持一致 -Consistency of strategies across settings, people and situations

通常比較常見的做法是:首先找到在某一種設置下有效的教學或行為策略,然後我們將觀察學生是否可以泛化所學到的技能在新的設置或狀況之中,如果沒有發生自然泛化,我們就需要加入之前的或者制定新的干預策略,來推廣先前的技能或者是改善現有的行為。

在應用行為分析中,我們的首選就是:從一開始就設定一致性的干預策略,可以跨越不同的環境,人員和狀況。如果同樣的問題行為在不同的環境設置(家庭,學校和社區)中都可能發生,那麼家長,教師和專業人員就有必要共同制定出可以在任何環境中都可一致應用的策略。這些策略包括:改變環境設置,教學措施,提示種類以及突發行為的應對方法等。行為策略的一致性將在推廣普及「泛化」的過程中貫徹始終。

  1. 自然維護 -Introduce to Natural Maintaining Contingencies

當我們一開始教授星星孩子社會技能時,他們多數可能完全沒有興趣,這是因為他們從未發現過社交互動的益處。事實上,對自閉症的孩子來說,社會互動更可能會為他們帶來的是困擾和激發焦慮。所以,我們在教授社會技能的時候,需要增加一些「外在的」獎勵來作為建立社會技能的輔助。例如:當學生主動向同伴打招呼,或者主動發起活動,就給予「籌碼獎勵」,然後在獲得一定數量的籌碼時兌換預選獎勵事物(不一定是與社交環境相關的事物)。

許多時候,只有外在的獎勵回報,才能凌越孩子的焦慮,激勵他/她參與同伴的活動;也只有在孩子多次參與活動並獲得積極的經驗之後,他/她的焦慮也才會減少,他/她也才能開始享受我們大多數人所享受的社交體驗,例如:對我們微笑的人讓我們感到快樂,與同伴一起參與活動或交談讓我們覺得被他人所接受,與同伴分享共同的興趣和愛好讓我們感受到友誼。

如果我們有必要使用人為的獎勵來開始互動,我們也需要儘可能地快速褪出這些獎勵。一旦我們觀察到學生開始體驗到與同伴社交互動的快樂,就應當由那些自然產生的社交獎勵(微笑,讚美,分享,被包括在內等)來做為自然維護。而且也只有自然的維護/獎勵,才可令泛化有更好的機會被推廣到其它不同的設置。因為在大多數的環境中,大多數人都能夠提供自然的社會強化,可以配合給予學生自然一致的泛化獎勵。

  1. 例證充足 -Train Sufficient Exemplars

每當我們教授一項新的技能,必定需要使用多個例證,才能期望技能會推廣泛化到其它不同的情境。因此,我們在規劃干預設置時(例如:社交小組),必然要考慮如何讓學生獲得眾多的實踐機會:可以是不同的環境,與不同的人物,不同的設置,不同的社交狀況,也可以是真實的設定或者模擬情境。

例如:教授學生如何向同伴提出問題來表達他/她對參與談話的興趣,我們會設計一系列較為普遍使用的提問和評論形式,可適用於多種不同興趣的同伴:

  • 「你喜歡做什麼?」;
  • 「你有興趣聽 …… 嗎?」;
  • 「有趣!聽起來好玩的很,可以告訴我更多些嗎?」;
  • 「你喜歡看電影?我也是!你看過《……》嗎?好不好看?」

等我們有了一套較為通用的問題和評論之後,我們就可以通過角色扮演在5-10個不同例證中與不同興趣類型的同伴排練,直至學生可以泛化(熟練運用)他/她所學到的這些技能,就算與未曾接觸過的人也可以談論他們可能一起分享的話題。

  1. 寬鬆教學 –Teaching loosely

「寬鬆教學」是指隨機地,有意地改變教學程序的任何一個部分,包括:教學材料,說話語調,詞組語句,面部表情,位置場地,日程時間等等。

行為教學方案通常都會使用「文字描述 – 腳本」來確保干預的一致性,幫助學生更加容易地學習新的技能。但是,這種固定性的「腳本」形式也有劣勢,學生可能最終只會做出機械化的回應,或者在自然環境不遵循「腳本」方案的情況下不知所措。

所以,我們需要訓練孩子更加廣範的反應形式,教授他/她更加多的應對選擇,給予他/她更頻繁的練習機會,確保他/她在不同的自然設置中都可找到適合使用的答案。例如:教授學生使用幾種不同的方法來發起互動:坐在同伴的旁邊;對他/她微笑;朝他/她揮手;對他/她說「想一起玩嗎?」;「你在做什麼?」;「看起來很有趣」;「我可以加入你嗎?」等等。有這麼多的選擇,總會有一個是適合的。

  1. 隨機獎勵 -Use Indiscriminable Contingencies

通常在我們試圖提高目標行為的初期,對於學生每一次的嘗試都會給予即時的獎勵,這種一致性的強化是最有效的教學方式 – 讓學習更快地發生!然而,現實社會卻往往不是這個樣子 – 我們並不是在每一次從事適當行為後,都會得到回報,而且大多數的時候我們其實是被忽略的。那麼如何在泛化過程中,教導學生更有彈性,接受現實世界中無法得到獎勵或者被忽略?

我們所要做的是:迅速從「連續強化」轉變為「間歇強化」。即是:從高強度獎勵開始(逐次強化),逐漸和系統地「削弱」強化,直到學生無法預測何時獎勵會來臨(隨機強化)。簡單的說就是:並不是每一次回應都會得到回報。正因為「間歇式強化」的難以預料性,這種隨機獎勵的方式更加會引起學生的注意,產生更大的動力,令他/她更加努力地去工作/學習。

在自然環境下的社交泛化培訓中,如果我們在學生與同伴的自然交往過程中不時給予獎勵,就算這種強化只是隨機性的,也很可能會對社交互動造成破壞(流程被打斷,互動同伴興趣轉移等)。這種情況下我們通常會使用「延遲強化」。例如:我們可以錄制下自然環境設置中學生與同伴進行互動或對話的過程(請事先徵求權限),然後將所錄製的視頻與學生或和同伴分享,以便識別學生何時使用了特定的目標社交行為,以獲得讚譽或獎勵;他/她也可以同時查看有哪一些情況並沒有使用適當的社交行為,得到反饋。

  1. 共性設置 – Program Common Stimuli

當我們設置教學環境時,應當盡量與自然環境相似,以便將技能轉移到自然環境中時易於泛化。例如,在教授社交技能的設置中,將會包括:同伴,教師,活動設備,空間設置,以及獎勵系統等,所有這些設置都要與將要使用技能的自然環境擁有盡可能多的「共有特性」。教學設置與實際環境越相似,就越容易將所學技能泛化入自然情境。

事實上,對於那些有嚴重泛化問題的學生,我們甚至會儘可能地避免任何類型的模擬設置,而直接在自然環境中,或者是完全相同的環境中進行教學和訓練。

  1. 「介導泛化」 -Mediate Generalization- 「說到做到」

「介導泛化」就是指「說到」就要「做到」。在泛化程序中,首先要求學生設定他/她的行為目標,即是:在實際參與練習的過程中使用剛剛學到的技能。學生須事先承諾使用那些技能。在「介導泛化」中,「設定目標」或者「承諾」是輔助泛化的介入元素 , 介入- 指導- 泛化。「自我報告」就是一種「介導泛化」:學生在泛化遊戲開始之前會陳述他/她將要與同伴所使用的目標行為(通常是剛剛在非自然/設置環境中所學到的技能/行為),然後在社交泛化結束時,他/她會報告在過程中是否使用了目標行為/技能,如果答案是「是」,他/她會獲得獎勵。

「我說到」和「我就做到」之間的對應關係是一種需要學習的行為,對於相當小的孩子並不一定適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將孩子的自我報告與工作人員的報告對照,如果報告吻合,就給予孩子獎勵。例如:教導孩子分享玩具,他/她在活動之後要報告是否有和同伴分享了玩具,如果他/她說是,老師也觀察到他/她的分享,報告一致,他/她就會得到讚美或者實質的獎勵。

  1. 多元泛化 -Reinforcing Diversity

在大多數狀況下,我們所教授和所獎勵的通常會是某種特定的目標行為,這有可能會限制學生應用其它行為的能力和動機,以致學生只會/只願使用很少范籌的目標行為。但是,我們最終的泛化目標應該是:學生在自然環境中自如使用多元技能

我們可以明確地向學生提出泛化多元技能的要求,例如,「當你在課室或者小休時段,我想看到你在小組活動中使用你所學到的社交技能」。然後,我們會在行為使用環境中設置隨機強化系統(不定時獎勵機制),以強化學生所使用的任意一種社交行為,這樣我們就可能會看到多元行為的泛化。

這與「介導泛化」中的目標設定有些不同,這個策略更加針對「獎勵多元化的社會反應」。

「多元化/多樣性」可能只與某種特定的行為狀況有關,例如:在訓練對話技能時,每當學生說些新話題或者提出新問題都會給予獎勵,同時不會對學生重複問題或者重複評論的行為給予強化。這便鼓勵了學生使用多元化新技能的行為;

「多元化/多樣性」也可能跨越不同的行為狀況,例如:在社交技能小組中,可以有多種目標行為/技能逐一得到應用,只要學生泛化使用任何一項目標行為/技能都會得到獎勵。這一泛化策略家長和老師都可以使用,那麼在任何自然環境中,孩子使用任何社交技能,都可得到即時的獎勵。

泛化社會技能可以說是行為干預中具有相當難度的一個環節,可這也是孩子最終融入社會的最後一個關鍵所在。儘管我們面前的路是那麼的艱辛,但我們可以確信的是,將社會行為從培訓環境轉移到自然環境中進行「泛化」,並配以積極地「維護」,必將極大地增加我們的孩子,學生和患者持續成長,並為社會所接受的機會。

大家努力!加油!

參考文獻:http://autismontario.novosolution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