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性行为應對守則

 

DOs and DON’Ts for Responding to Challenging Behavior

編譯:Shelby Xia

应對挑战性行为是行为支持所面臨的最大難題!我們無法向對待其他簡單的問題行為一樣,只是去忽略它們。我們還需要考慮其它的因素,例如:孩子的行為會否傷害到自己或者他人?這要求我们需要有可行性的應對策略,尽量减少对行为关注的同时,仍然保证每个人的安全。

我們在這裡為您總結了應對挑戰性行為策略中一些“應做- DOs”和“不應做- DON’Ts”的守則。

 

1. 使用手势或视觉策略引導行為

在處理挑戰性行為時,视觉提示比語言提示更加有效。我們需要使用最清楚明確的方式來告诉孩子我們希望他/她所做的事情,為他/她的行為重新定向。我們可以平靜地拉住他/她,在他/她面前揮揮手以得到他/她的注意力,然後顯示視覺提示信息:坐下来,站起来或者保持双手安静等。

2. 阻止嚴重的侵犯行為時不可加入任何參與”元素

如果我們不得不阻止学生的某些侵略性行為,或者需要攔阻他/她与其他人太過接近而至的負面響應,記住這一要點:“保持緘默!”不給予語言“參與”;將我們的身体,或者任何柔软的物件置於孩子和目标之间;目光远离孩子的視線和臉部,眼神接触也是一種“參與”行為!但要確保学生在我們的视野,以便密切监视以确保安全。

3. 安撫受害者

如果孩子攻击挑釁他人,我們在不“參與”他/她的行為的同時,要把我們的注意力放在被攻擊的人身上。我們可以詢問受害者他/她是否安好,是否受到驚嚇,並給予安慰。切記:我們的注意力是放在受害者的身上,而不是那個戏弄或者侵犯他人的孩子的身上。我們甚至可以在某些情况下與受害者谈论應有的预期行为。例如:“你是对的,我们都不應該動手傷害他人。不過不用擔心,你很安全”。

4. 确保安全

我們不可以因避免給予行為不應有的反應或者注意力而牺牲“安全”!这一點恐怕大家都明白。儘管我們知道行為極有可能因我們的不當反應而升级,但我們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学生衝出馬路或者伤害他人。在那些必须干预的时候,我們只可以尽可能少的給予关注

5. 保持鎮定,持續检查我們自身的情緒狀况

尽量保持自然中性的面部表情!有时一張驟然變成紅色的臉就足以强化那些意圖吸引注意力的不當行为。持續檢查我們的情緒狀況,尽可能保持冷静。可能有时我們還會不由自主地大喊大叫,就像一个小孩突然在你後面拉扯你的头发!對於這些無法預料和控制的情形,我們可以试着深吸一口气,然後釋放出來,令自己盡快平静下来。

1. 避免使用任何形式的語言

這裡所指的語言形式包括:講話,討論,叫嚷等。在一個人焦躁不安,使用不正當行为,或者是没有意圖的失控… 這些類似的狀況,都不是与他/她談論根由以及探討行為是否恰當的好时机。而且,使用语言更可能会升級问题行為。試想,即使是具有语言能力的普通人,在情緒波動的时候,也不會願意和其他人理論和交谈。

2. 避免眼睛接触

為确保安全,孩子必須在我們的視線範圍。但我們也需要尽量避免與孩子直接的眼神接触,因為這會給予他/她的不當行為不應獲得的關注。我們可以看著遠方,看著其他人,或者只是看着面前的桌子,看著任何面對孩子但不是在孩子臉部的地方

3. 盡量避免身體接觸

當孩子焦躁煩亂,情緒不穩時,我們將手放在他/她的身體上只会導致更加激烈地反抗而致情况更壞,这也是战斗爆发的誘因;另一方面,如果他/她只是刻意地使用挑戰性行為来獲取注意力,身体接触就会是一種不當的关注。 如果我們必须使用身體接觸來做出干预,以确保安全,则必须尽可能使過程简短,盡可能給予最小的反應。

4. 避免討论孩子的不當行为

即使我們不是直接與他/她對話,也不要在他/她的面前谈论他/她的行为。我們會惊讶地發現,即使在孩子尖叫时,他/她竟然還可以听到我們的談話!而当他/她知道我們正在谈论他/她时,他/她就是得到了他/她想要的關注!他/她的行為就會升級!

相反,我們可以將注意力放在其他人的身上,与其他学生谈论正確的做法和應有的行为,間接地发出积极的信息,與此同時也避免了給予问题行為人物不應獲得的注意力。

5.不要忘記教授正確的替代技能,并對孩子使用適當行為做出強化

FBA-行為功能分析指出:孩子每一種行为的持續都是緣於我們所使用行为的维护。換句話說就是,我們一直給予的不當反應導致孩子挑戰性行為的繼續;而我們在孩子使用恰當的替代行為時所給予的積極強化,也正支持了孩子願意持續使用正面行為的意願。所以教授替代技能,以及确保强化适当行為都同樣重要。如果一個人的负面行为比適當的替代行為更容易更可靠地获得关注,那么我們可以預見负面行为一定会持续下去,並且更加頑抗地抵制消失。

以上所總結的使用原則对任何功能的挑战性的行为都是有效的!所有策略的關鍵在於:处理任何挑战性行为,都需要盡可能地對問題行為避免給予任何形式的强化

參考文獻:Chris Reeve BCBA-D, www.autismclassroomresourc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