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

社會交往需要情感支持

編譯:Shelby Xia

社交≠語言,語言只是溝通或言語行為的一個組成部分。 如果一個人沒有與其他人交流的願望或者動機(情感支持),語言就成為他/她為了得到外部強化物而“使用”的一個工具,而不是他/她自發產生的一種行為。

在作者的經驗中,接受語言指導但沒有“社會情感”基礎支持的孩子往往是機械化的回應者而不是自發交流的角色。這種主要關注於“社會情感”支持條件下的溝通模式在許多其他治療方法(如DIR,RDI,SCERTS等)上都有體現。 從作者的角度認為,這些技能也可以像任何其他行為一樣使用“ABA-應用行為分析”進行操作和教導。

社交/語言溝通的3個主要功能是:

  1. 用於滿足我們的需求:這主要是指提出請求/要求。
  2. 用於與他人相互分享經驗:這通常包括打招呼(用以引起他人注意),請求/要求信息,將某些經驗聯想代入語境。
  3. 用於學術中:請求獲得新信息,得到答案(更多是以問/答的形式),以及將新學到的知識與原有的知識做出聯想。

在社會交流/語言溝通的這三個功能之中,其中第二個功能在學術編程中經常被忽略,而這個功能卻是自閉症社交缺陷的重點。

(本文將學習者分為三個階段作為參考)

初級學習者

初級學習者在這裡被定義為缺乏任何形式語言行為的個人。這些孩子往往只有很少感興趣的東西,也很難參與/投入到遊戲之中。

應學習的一些初級技能包括:

– 模式:將目標行為代入互動模式。教師執行一個行為,然後孩子執行一個行為,孩子的行為可以與教師的相同或者不同。例如:教師將球滾動到孩子那邊,然後孩子將球滾回來;或者教師將球遞給孩子,然後孩子投擲球。根據孩子的需要盡可能提供“提示”以確保孩子成功,並在獲得目標行為後進行強化。最好將“加強件”作為整個活動的一部分(例如,孩子喜歡看到“球穿過房間”,那我們就將“球穿過房間”用作加強件)。由此看來,密切觀察孩子以確定活動的那一部分才可作為“加強件”變得尤為重要。

– 模式的變化:一旦孩子可以持續在模式中展示目標行為,接著就可以稍微改變模式,我們希望避免孩子呆板依附於“每次都要做完全相同的活動”。例如,如果最初的模式是教師遞球給孩子,然後孩子投擲球,改變的模式可以是教師投擲球,然後孩子投擲球。

– “非語言”的言語行為:教導孩子學習觀察他人的身體語言和面部表情,因為其中所表現出來的是重要的“社交行為”。我們這樣做有三個主要目的:

1.分享情感:當發育中的嬰兒有情緒表達的需要時,他/她會自動地尋找成年人或看護者來分享他/她的感情。這種需要是與生俱來的。我們也希望我們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與我們共同分享(即看着我們,展示情緒的行為表現)彼此的快樂,悲傷,憤怒或恐懼。我們可以降低自己的視線在孩子的水平,將你的臉靠近他們,展示你的情緒,在環境條件適宜下加強或誇大你的情感影響。我們這麼做的目標是,讓“情感共享”本身成為“加強物”。

2.當請求時,需要看著被請求者:我們可以這樣教授:使用一個孩子已經掌握的指令來介紹一個他/她想要得到的物件,我們要將這個物件放置在我們的臉部,一旦他/她將他/她的目光停在我們的臉上,即時強化(將他/她想要的物件交給他/她)!記住這種教法需要有“已經流利掌握的指令”作為前提。

3.用眼睛來觀察,進而獲得信息:信息可以是任何形式的身體語言動作(包括:手勢,點頭/搖頭,凝視,聳肩和轉動身體等),它們在溝通中佔有相當重要的部分,甚至有一些人提出高達80%的溝通其實都是“非語言”行為。我們需要儘早開始,教孩子們對面部表情,肢體動作以及其他形式的“非語言”言語行為,留意觀察並且做出回應。。。實現這一目標的一些方法是:

– 一旦孩子對某一物品建立了動機,我們可以將該物品放在孩子的視野之外,並用手指向該物品所在的位置,通過允許孩子訪問該物品來作為加強。

– 阻止孩子訪問(獲得)他/她有動機的物品(加強件),等待孩子看着你的瞬間,馬上點你的頭表示“是”/“好”,立即允許訪問(獲得)。

– 對一些孩子經常喜歡玩的遊戲(例如,拼圖,積木等)建立一個模式,首先你指向你想讓孩子獲得的物件,然後逐漸將指示從“指向”淡化為只是“看著”目標物體。

– “尋寶遊戲”-隱藏強化物,使用點頭/搖頭,眼睛注視,手指指向來作為“指示”,讓孩子通過你的“非語言”行為得知物品的位置。

當與孩子打交道時,請記住,我們不希望自己僅僅是一個“強化物”的傳遞者,我們使用“將自己與強化物配對”的方式來達到將我們自己本身變成強化物的目標。或許一個好的治療師身上最重要的元素就是“他/她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將如何影響他/她的工作對象(孩子)的行為”。我們要謹記,時刻與孩子保持空間上的聯繫,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來了解他們如何回應我們的聲音,我們的觸摸,和我們的互動。這就像一個三角形,我們要確保每一個互動都包括你,孩子,和互動所使用的工具(玩具,遊戲等)。也有這樣一些時候,“互動工具”可能會妨礙你和孩子之間的互動,孩子可能自己沉浸於玩具/遊戲之中,而忽略你的存在。如果是這樣,你可能需要把有問題的“互動工具”從畫面中移開一段時間,只剩下你和孩子進行互動(人與人的互動)。一些不需要“互動工具”的活動可以包括,隱藏遊戲,痒痒遊戲,唱歌和手指遊戲等。。。在任何互動遊戲的設計上,都要具備“分享情感”,“互動模式”這兩個元素,以幫助孩子將焦點從“物件”轉移到“人”的身上。

中級學習者

中級學習者的定義是,孩子會提出許多要求/請求,有早期的聯想語言,並且可以與他人以及多種類的玩具互動,也對許多不同的活動有興趣。在這個階段的教育編程中,我們除繼續包括教授“非言語”的語言行為,我們也開始擴展孩子在自然環境中對事物的“詞語描述”能力。對於這些特殊的孩子,我們不推薦大量使用問答類型的“詞語標籤”,而是針對實境使用“描述詞語”來表達內心的體驗。例如:“哇,這個球可真大!”,“湯好熱!”將句子的長度設定在孩子程度的一個等級之上。例如,如果孩子主要使用單詞:“貓”,我們則使用兩個詞語的短句:“小貓!”,“可愛的貓!”。在遊戲中,我們來塑造一個語言模式,為孩子作為學習的榜樣,也可以使用“填充”的方法來教孩子使用“描述語言”。

在這個級別也可以教授使用“請求”來獲取信息。我們可以設計孩子有動機接受信息的一些狀況,進而鼓勵孩子“要求”信息。例如,將他/她喜歡的物件隱藏起來,然後提示他/她“東西在哪裡呢?”請務必只給孩子提供搜索信息,讓他/她通過得到的信息找到物件,而不是直接將物件交給他/她。

一旦掌握了“要求信息”與“強化物”配對,下一步就是為孩子創造動機“要求”個人信息,我們還是要設置“信息條件”,並且對他/她“請求信息”的行為給予更具份量的強化。例如:“我剛去度假回來”- 提示他/她問:“你去哪裡了?”- “我真高興你問我這個問題!我去夏威夷了!我帶了禮物給你!”通過給予信息與社會讚美配對做雙重加強,讓孩子知道“他/她問你問題”對你很重要,他/她在做一件友好的事情。

高級學習者

高級學習者是一個有許多“要求能力”,“詞語運用技巧”和“聯想語言”的人。在這一階段,我們的目標是讓孩子更多地了解自己和他人。。。他的喜好,他的想法,以及其他人會如何看待他/她做的事情和他/她所有的行為。

設計活動可以包括:

– 與其他人共同設計和完成聯合項目。

– 給他人“指示”不在視野範圍內的東西。

– 列出他/她自己和他人對食品,玩具和遊戲活動的偏好。

– 識別在何種情況下,自己和他人應有的情緒表現。

– 區別“什麼是事實?”和“什麼是意見?”。

– 當他人表達的意見與自己不同時,恰當得體地做出回應。

通過有意識地關注“溝通和人際交往”中的“社交情感”,我們的孩子不僅可以明白到社交的功能,而且更可以利用他們學到的溝通技巧與他人建立起更為持久的關係。

參考文獻:Tracy Vail, MS, SLP, http://www.letstalksls.com/learning-resources/resources-for-par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