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

社会交往需要情感支持

编译:Shelby Xia

社交≠语言,语言只是沟通或言语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 如果一个人没有与其他人交流的愿望或者动机(情感支持),语言就成为他/她为了得到外部强化物而“使用”的一个工具,而不是他/她自发产生的一种行为。

在作者的经验中,接受语言指导但没有“社会情感”基础支持的孩子往往是机械化的回应者而不是自发交流的角色。这种主要关注于“社会情感”支持条件下的沟通模式在许多其他治疗方法(如DIR,RDI,SCERTS等)上都有体现。 从作者的角度认为,这些技能也可以像任何其他行为一样使用“ABA-应用行为分析”进行操作和教导。

社交/语言沟通的3个主要功能是:

  1. 用于满足我们的需求:这主要是指提出请求/要求。
  2. 用于与他人相互分享经验:这通常包括打招呼(用以引起他人注意),请求/要求信息,将某些经验联想代入语境。
  3. 用于学术中:请求获得新信息,得到答案(更多是以问/答的形式),以及将新学到的知识与原有的知识做出联想。

在社会交流/语言沟通的这三个功能之中,其中第二个功能在学术编程中经常被忽略,而这个功能却是自闭症社交缺陷的重点。

(本文将学习者分为三个阶段作为参考)

初级学习者

初级学习者在这里被定义为缺乏任何形式语言行为的个人。这些孩子往往只有很少感兴趣的东西,也很难参与/投入到游戏之中。

应学习的一些初级技能包括:

– 模式:将目标行为代入互动模式。教师执行一个行为,然后孩子执行一个行为,孩子的行为可以与教师的相同或者不同。例如:教师将球滚动到孩子那边,然后孩子将球滚回来;或者教师将球递给孩子,然后孩子投掷球。根据孩子的需要尽可能提供“提示”以确保孩子成功,并在获得目标行为后进行强化。最好将“加强件”作为整个活动的一部分(例如,孩子喜欢看到“球穿过房间”,那我们就将“球穿过房间”用作加强件)。由此看来,密切观察孩子以确定活动的那一部分才可作为“加强件”变得尤为重要。

– 模式的变化:一旦孩子可以持续在模式中展示目标行为,接着就可以稍微改变模式,我们希望避免孩子呆板依附于“每次都要做完全相同的活动”。例如,如果最初的模式是教师递球给孩子,然后孩子投掷球,改变的模式可以是教师投掷球,然后孩子投掷球。

– “非语言”的言语行为:教导孩子学习观察他人的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因为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是重要的“社交行为”。我们这样做有三个主要目的:

1.分享情感:当发育中的婴儿有情绪表达的需要时,他/她会自动地寻找成年人或看护者来分享他/她的感情。这种需要是与生俱来的。我们也希望我们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与我们共同分享(即看着我们,展示情绪的行为表现)彼此的快乐,悲伤,愤怒或恐惧。我们可以降低自己的视线在孩子的水平,将你的脸靠近他们,展示你的情绪,在环境条件适宜下加强或夸大你的情感影响。我们这么做的目标是,让“情感共享”本身成为“加强物”。

2.当请求时,需要看着被请求者:我们可以这样教授:使用一个孩子已经掌握的指令来介绍一个他/她想要得到的物件,我们要将这个物件放置在我们的脸部,一旦他/她将他/她的目光停在我们的脸上,即时强化(将他/她想要的物件交给他/她)!记住这种教法需要有“已经流利掌握的指令”作为前提。

3.用眼睛来观察,进而获得信息:信息可以是任何形式的身体语言动作(包括:手势,点头/摇头,凝视,耸肩和转动身体等),它们在沟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部分,甚至有一些人提出高达80%的沟通其实都是“非语言”行为。我们需要尽早开始,教孩子们对面部表情,肢体动作以及其他形式的“非语言”言语行为,留意观察并且做出回应。。。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些方法是:

– 一旦孩子对某一物品建立了动机,我们可以将该物品放在孩子的视野之外,并用手指向该物品所在的位置,通过允许孩子访问该物品来作为加强。

– 阻止孩子访问(获得)他/她有动机的物品(加强件),等待孩子看着你的瞬间,马上点你的头表示“是”/“好”,立即允许访问(获得)。

– 对一些孩子经常喜欢玩的游戏(例如,拼图,积木等)建立一个模式,首先你指向你想让孩子获得的物件,然后逐渐将指示从“指向”淡化为只是“看着”目标物体。

– “寻宝游戏”-隐藏强化物,使用点头/摇头,眼睛注视,手指指向来作为“指示”,让孩子通过你的“非语言”行为得知物品的位置。

当与孩子打交道时,请记住,我们不希望自己仅仅是一个“强化物”的传递者,我们使用“将自己与强化物配对”的方式来达到将我们自己本身变成强化物的目标。或许一个好的治疗师身上最重要的元素就是“他/她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将如何影响他/她的工作对象(孩子)的行为”。我们要谨记,时刻与孩子保持空间上的联系,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来了解他们如何回应我们的声音,我们的触摸,和我们的互动。这就像一个三角形,我们要确保每一个互动都包括你,孩子,和互动所使用的工具(玩具,游戏等)。也有这样一些时候,“互动工具”可能会妨碍你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孩子可能自己沉浸于玩具/游戏之中,而忽略你的存在。如果是这样,你可能需要把有问题的“互动工具”从画面中移开一段时间,只剩下你和孩子进行互动(人与人的互动)。一些不需要“互动工具”的活动可以包括,隐藏游戏,痒痒游戏,唱歌和手指游戏等。。。在任何互动游戏的设计上,都要具备“分享情感”,“互动模式”这两个元素,以帮助孩子将焦点从“物件”转移到“人”的身上。

中级学习者

中级学习者的定义是,孩子会提出许多要求/请求,有早期的联想语言,并且可以与他人以及多种类的玩具互动,也对许多不同的活动有兴趣。在这个阶段的教育编程中,我们除继续包括教授“非言语”的语言行为,我们也开始扩展孩子在自然环境中对事物的“词语描述”能力。对于这些特殊的孩子,我们不推荐大量使用问答类型的“词语标签”,而是针对实境使用“描述词语”来表达内心的体验。例如:“哇,这个球可真大!”,“汤好热!”将句子的长度设定在孩子程度的一个等级之上。例如,如果孩子主要使用单词:“猫”,我们则使用两个词语的短句:“小猫!”,“可爱的猫!”。在游戏中,我们来塑造一个语言模式,为孩子作为学习的榜样,也可以使用“填充”的方法来教孩子使用“描述语言”。

在这个级别也可以教授使用“请求”来获取信息。我们可以设计孩子有动机接受信息的一些状况,进而鼓励孩子“要求”信息。例如,将他/她喜欢的物件隐藏起来,然后提示他/她“东西在哪里呢?”请务必只给孩子提供搜索信息,让他/她通过得到的信息找到物件,而不是直接将物件交给他/她。

一旦掌握了“要求信息”与“强化物”配对,下一步就是为孩子创造动机“要求”个人信息,我们还是要设置“信息条件”,并且对他/她“请求信息”的行为给予更具份量的强化。例如:“我刚去度假回来”- 提示他/她问:“你去哪里了?”- “我真高兴你问我这个问题!我去夏威夷了!我带了礼物给你!”通过给予信息与社会赞美配对做双重加强,让孩子知道“他/她问你问题”对你很重要,他/她在做一件友好的事情。

高级学习者

高级学习者是一个有许多“要求能力”,“词语运用技巧”和“联想语言”的人。在这一阶段,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更多地了解自己和他人。。。他的喜好,他的想法,以及其他人会如何看待他/她做的事情和他/她所有的行为。

设计活动可以包括:

– 与其他人共同设计和完成联合项目。

– 给他人“指示”不在视野范围内的东西。

– 列出他/她自己和他人对食品,玩具和游戏活动的偏好。

– 识别在何种情况下,自己和他人应有的情绪表现。

– 区别“什么是事实?”和“什么是意见?”。

– 当他人表达的意见与自己不同时,恰当得体地做出回应。

通过有意识地关注“沟通和人际交往”中的“社交情感”,我们的孩子不仅可以明白到社交的功能,而且更可以利用他们学到的沟通技巧与他人建立起更为持久的关系。

参考文献:Tracy Vail, MS, SLP, http://www.letstalksls.com/learning-resources/resources-for-parents